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是平台经济的引领者,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工信部近日召开重点行业运行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让广大企业真正有获得感,促进工业持续平稳增长。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竞争中,依托数字技术发展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已然成为各国的战略共识。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经过不断的累积,其发展也在进一步提升,并且目前发展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也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国内市场中机械制造业发展较为稳定且平缓,但由于市场限制了机械制造业的维度,让近年来国内市场对机械制造业十分青睐。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到市场中,挤压了机械发展的空间因此目前该行业发展并不乐观。
当前,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的传感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机器人与智能控制系统等日趋广泛应用,促进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流程、企业管理,乃至用户关系都呈现智能化趋势,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定制日益成为主流制造范式,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向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转型,企业的边界日趋模糊,制造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诸多新特征。
工业是我国节能降碳的主战场,也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站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十四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对未来五年工业领域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江西省工信厅副厅长辛清华10日表示,江西工信部门将以“两化”融合为发展路径,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要任务,打好头阵,扛好重担,当好主力,抓好大事,在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中勇于展现担当、彰显作为、作出贡献。
1月20日,国新办就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在发布会上表示,工业和信息化整个发展态势2022年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会改变。“把工业稳增长摆在重要的位置,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田玉龙强调。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比起人工智能技术在今天发展到了哪个程度,更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他们需要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对于工业意味着什么?它能确保带来哪些优势?如果不去了解又会面临哪些风险?
2022年伊始,多地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其中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项目成为投资布局的重头戏。近期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部署新一轮举措,加力推进工业稳增长,提振制造业投资。一方面,尽早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已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大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以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医疗装备、机器人、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将在未来5年迎来新的“加速度”。